光荣小说

字:
关灯 护眼
光荣小说 > 崛起之宋末称雄 > 第十三章 蔡京罢相

第十三章 蔡京罢相

  第十三章 蔡京罢相 (第2/2页)
  
  宋徽宗连连点点头,杨戬所言正是他心中所想,故而情不自禁的微笑起来,又接着问道:“那么以你之见,该如何处置较为妥当?”
  
  杨戬身为内侍,不可参与朝政大事,奈何宋徽宗赵佶对他极其信任,以宦官身份成为朝中官员,也算是古今少有之事。如果杨戬是忠臣,赵佶所为那是慧眼识珠,偏偏杨戬是与蔡京等人同流合污,那就是助纣为虐。
  
  杨戬见宋徽宗再次询问自己,他也不愿引起赵佶的怀疑,故作沉思。片刻后,接着说道:“奴才以为,皇上您可以暂时不予理会陈大人所言,派朝中可信之人前去查看楚国公是否如同陈大人所奏一样,要是一样的话,直接流放;若是不相符合,那么此事就作罢,也好堵住陈大人等人的悠悠之口,以免他们再继续为此事打扰皇上您的雅兴。”
  
  此时,宋徽宗赵佶沉浸在书画世界,难以自拔,根本就无心处理朝政之事。若非陈朝老是两朝元老,又是太学生,才让他进宫面见自己,不曾想到陈朝老直接递给他一份奏章,上面清楚地罗列出蔡京的十四大罪状,让他有些心烦意乱,让他无心研究书画。
  
  当陈朝老拿出这份奏章时,宋徽宗赵佶心里也狠狠地震惊了。如果他一直宠信的蔡京真的是陈朝老所奏的那样,每一条罪状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;如果是假的,那他更是烦躁,担心朝中两派再起纷争,故而迟迟未有任何的表态。
  
  恰逢其时,杨戬跟随在赵佶身边,对他的心思了如指掌。因此,杨戬献上自己的计策,让赵佶有些感动。杨戬的一番话,得到了赵佶的好感,觉得他是为自己分忧。于是,宋徽宗赵佶毫不犹豫的任命杨戬为此次的监察史,直接调查陈朝老所奏之事的真相。
  
  宋徽宗赵佶任命他为此次调查负责人,正中杨戬的下怀。他本来就跟蔡京、童贯一丘之貉,又得到宋徽宗赵佶的宠信,无形之中又为蔡京化解了一次灾难。杨戬喜滋滋的想道:“宰相大人,此次你要好好的重谢杂家了。”
  
  很快,朝中大臣都知道杨戬受到皇上的册封,成为调查蔡京之人,有些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,朝中大臣有些人早已知道他们几人本来就是一条船上的,这样下去根本就查不出任何的结果,时间拖得越久,对蔡京等人非常的有利。
  
  果不其然,蔡京之事过去了一年,仍旧是毫无头绪,宋徽宗赵佶也不曾过问,他早已忘记了这件事情。
  
  大观四年五月,天空之中再次出现了与之前相同的情况,彗星又在奎宿、娄宿之间出现,就像是预示着大宋将会有大事发生。
  
  御史张克公趁此机会,弹劾蔡京辅政八年,说道:“蔡相大人辅政八年,权震海内,轻易赏赐以蠹国用,凭借爵禄以市私恩,役使工匠修缮舍第,动用漕船运送花石。名为祝圣而修塔,使临平山壮美;借口灌田而决水,以符合“兴化”的预言。”
  
  全部都是弹劾蔡京的不轨不忠,共数十事,每件事都有凭有据,御史张克公怒气冲冲的呵斥蔡京。之前,继陈朝老之后,御史中丞石公弼、侍御史毛注多次弹劾蔡京,全部都被宋徽宗赵佶搪塞过去,道:“汝等信口雌黄,无真凭实据,焉能恶语中伤宰相,朕失望之极。”
  
  那个时候,赵佶理直气壮,觉得杨戬做事必定不会马虎,会给予自己一个交代,故而他选择相信身边的内侍的话。如今,御史张克公亲自出面,当着所有朝臣的面,怒斥蔡京的罪行,直接拿出所有证据。
  
  宋徽宗赵佶接过御史呈上来的证据,怒气冲冲的瞪着蔡京,看得他颤颤惊惊,冷汗直流,大吼道:“传朕旨意,罢去蔡京左相之职,追回国公之名,贬为太子少保,发配至杭州。若无朕的命令,不得踏入京城半步,没收贪墨财产,一律充公!”
  
  蔡京颤颤巍巍的擦着额头上的冷汗,他没想到宋徽宗居然真的会剥夺他的相位,还贬到杭州,没收他这些年贪墨的财产。蔡京看着宋徽宗赵佶脸色变得铁青,怒气冲冲,就知道自己在劫难逃,以为赵佶盛怒之下斩杀于他,急忙叩谢道:“罪臣谢皇上不杀之恩!”
  
  经过御史张克公等人的弹劾下,蔡京终于从位高权重的宰相之位,跌入谷底,他临行前怨毒的看了一眼御史等人,意思像是说:“你们等着,本相会再次回来的,只要我蔡京不死,我一样还能再次权倾朝野,到时候就是你们的末日。”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热门推荐
陈黄皮叶红鱼 黎明之剑 韩三千苏迎夏全文免费阅读 云若月楚玄辰 麻衣神婿 武炼巅峰 史上最强炼气期 遮天